而昭然他……
忘忧泣不成声。
住持望着昭然满头的白发,同样哀伤不已。
“昭然——”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让他最疼爱的弟子昭然,成了这副模样?!
昭然缓缓回头,眼神黯淡无光。
随着他的动作,有珠子迸溅、滚动的声音,噼里啪啦。
十年前初见昭然,思若赠予他一串由一百零八颗菩提子而制成的念珠。
念珠本属于相国寺的某位高僧先辈,颇具佛性,在先辈故去后一直珍藏于寺内阁顶。思若夜有所感,卜得一卦象,它的缘在昭然。
从此昭然便珠不离身。
却不想这刀枪不入、结实无比的珠链,会在今日骤然断裂。
昭然指着散落一地的佛珠,对住持惨然一笑:“经书中言,‘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可我心中有所求,执念无处消,又该如何?”
贪、嗔、痴皆因她而起,却在她死后非但没有褪去,反倒愈演愈烈。
既然佛经已无法替我解惑,我又何必去探求?
既然佛不渡我,我又何须再拜?
住持看着昭然眼底的绝望,洞悉了事情的全部。
昭然体内有妖的内丹,正是这内丹修补了心口处的残缺,为他延续了性命。没有四散的妖气,说明狐妖已随秦楚而消亡,隐患解除,天下生灵免于一场巨大的灾祸。
没有酿成大错,就还有转圜的余地。既往不咎,只要昭然悔罪自新,一切都会回到正轨上。
“你自幼与佛有缘,我收你为徒时,你还尚在襁褓之中。就这么一路瞧着你从小小的、初降人世的婴儿,长成咿呀学语的孩童。再到佛心通透、世事洞明,悯怀众生……所以我更不能眼睁睁地看你一错再错。”
住持弯下腰,一点点拾起散落在四周的珠子,沉声道,“放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