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训练军队,那可是要钱的,要大把的钱。
别的不说,就说你训练士兵体力消耗很快的对吧,那就得让他们填饱肚子,而且隔三差五还要有一顿肉,这才能让士兵有力气来训练。
可这么训练,士兵的人数又多,越军足足有着30万,哪来这么多钱那么多粮食给他们花销?
哪怕不过训练他们区区三个月,让他们稍微了解一下军队到底是怎样,越国也支撑不起这庞大的消耗。
再说了,越国也没那么多底层的教练士官,来带领训练这些新兵蛋子。
所以训练这事,尽管越国上下老是嚷嚷着要进行,可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最后不过训练了一支人数在3万左右的越王亲军,作为越王共为国都,震慑越国各地的力量。
至于其他的,除了一些老兵跟随叛军打了几场败仗,成了老兵油子,勉强算是有一些战争经验外。
其他的都是刚刚拉上战场,从农田里脱离农夫这个身份,成为一个光荣而又责任重大的士兵。
只不过这些士兵的士气,以及对于战争的熟练程度,还有对于越王的忠心,那就不好说了。
于是乎,打了这两个月战,一批又一批的越国新兵被拉到战场,然后打不了几分钟又溃败下来,接下来又一批人上场,然后再换下。
如此往复,好几个轮回,等到时间拖延到黑夜到来,一场战争才勉强让越军坚持下来。
可以说,这场战争完全就是用那些新兵的性命和士气,才撑到了最后。
不过也因此,越国的新兵折损颇大,军队数量急剧减少,哪怕越国有着防守的地利优势,最后死亡的人数也真正达到了与楚国齐平的人数,15万大军。
至于剩下的10万越军,打了这两个月的战,倒也打出了一股精气神,有了那么一些精锐部队的面貌,勉强可以称得上骁勇善战的军队了。
最后的结果到底如何,倒也难说。
越国因此牺牲了大量的青壮,整个国内家家哀号,白布挂满了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可谓是哀鸿遍野。
除去剩下的10万军队之外,越国国内剩下十四岁以上的男丁,也不知能不能凑出他10万人来,就算能凑出,越国也拉不出这些人来。
那可是越国剩下三郡土地上最后的种了,那都是越国未来的希望,这片土地上所有家庭的希望。
他们就指着这10万人能够给他们多生一些小孩,让越国土地上无数家庭不至于真的就此绝后,又怎么可能再让越王拉走拿去当炮灰。
恐怕就算越王想这么做,他手下的人也不会同意,真逼急了,恐怕连他这10万精锐都会造反,把他干掉,直接投降楚国。
所以,有着这些忌惮,刚刚上任的越王却是不敢再强拉壮丁了,只能靠着这剩下的10万精锐,勉力抵挡楚军的进攻。
不过好在,如今进入了严冬,楚国这一年收获的粮食也慢慢的消耗,再也难以维持剩下35万大军的出征,这些大军也慢慢解甲归田,各回各家了。
这倒是让越国松了一口气,有了一点喘息的机会。
一场南方的大战,也就此告一段落,新一轮的战事,还要等到半年之后,两国都有一些物资积累才可以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