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页

楚国内部的估计,这四郡的人口约有135万,其中青壮大概在40万左右。再加上从衡山郡逃到南方的叛军,整个越国竟然能够聚集出一支50万的大军。

而且以越国本土的富裕,这次大军的装备必然不会太差,勉强能够达到正规军的地步,不像那些流民一样,跟乞丐没什么差别。

就算这50万大军都是没有什么战争经验的,很多都是一些菜鸟新兵,但想要将他们全部击败,却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反正就楚国现在的情况,还掌握在楚王手里的人口,勉强400万而已。其中的青壮,因为常年的战争,更是只有80万左右了。

尽管其中有不少老兵,战争经验颇为丰富,但实力归根结底也不过是新立的越国两倍。

越国有着长江天险的依托,以及本土作战的优势,楚军想要跨过长江,甚至想要攻略越国的领土,基本上已经成了空谈。

更何况,如今已值隆冬,哪怕楚国身处南方,却也是颇为严寒,难以作战。

只能等到来年,春暖花开,耕种田地之后才能作战。

并且,楚国却是再也没有了任何的军粮,能够供应大军作战了。

想要再聚集一支人数超过50万大军的物资,没有三五年的修养,却是痴人说梦。

而有了这么长的时间,越国在当地的统治早已根深蒂固,本来当地还心向楚国的人民,怕也是慢慢规划越国。

这样,楚国想要收复越国,变得更加艰难。

楚国和魏国的30万大军撤离了联军,让得联军所有在齐国土地上的大军人数,仅只剩下40万了。

而赵国,在联军当中也有着15万的大军,赵王在看到楚魏两国撤离之后,也借口国内有叛乱,请求撤退。

钟御百般挽留,并且晓以利害,希望赵王能够留下。

可赵王终究铁了心,还是坚持要走您那么绝情,15万赵军留了5万人,算是一个友情资助。

至于剩下的,赵王带回了赵国,准备用这10万的赵军,稳固朝纲。

赵王也是被魏国和楚国的叛乱给吓到了,哪怕如今赵国的形势大好,叛乱渐渐平息,也不敢大意,生怕叛乱再次复起,不然落得个楚魏两国的下场,那他就哭都来不及了!

同样,这三国的大军之所以如此着急撤离,丝毫不顾及情面,也未尝没有之前曹操随意损耗他们兵力,加上怨恨钟御直接下令碾杀那些文人士子的原因。

要不是钟御命令不顾及这些武士文人的背景,直接杀光,也不会引起如今三国国内的叛乱。

所以,他们虽然明面上不敢说什么,但暗地里还是恨上了不想留在这里,生怕落得个算计。

而魏国,因为魏王的15万大军撤回,与赵国原本的平叛大军里应外合,两相夹击之下,很快东郡的叛军就被击溃。

这些叛军不是被斩首,首领满门抄斩。就是残余撤到了陶郡这个叛军的老巢,龟缩起来,构筑防御积极抵抗。

而魏国其他地方,零星的叛乱也迅速平定,大体安稳。只余下陶郡这个老巢难以攻克,加上寒冷时节,大军难以出动,也就僵持了下来。

齐国,如今的齐国还剩下半个临淄郡,半个琅琊郡,以及整个胶东郡。实力不过战前的三一,实力大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