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韩国会因为秦军的攻势而疲惫,那么作为攻城的一方,秦军岂不是比韩国更加累?更加的不如?”韩王在心里这样说。
心里有了一些底气,韩王的脸色也就镇定了下来,再次成为了那个气度恢宏的韩国的王。
“那大将军,御国的援兵什么时候可以来,他们已经到哪里了?”韩王转头向姬无夜问道。
“陛下,据臣的消息所知,御国的大军已然到了东郡之北,正准备突破这个南下的唯一屏障,想必,五六天之内,我们就能够在城外看到第一只御国的大军了!”姬无夜面色沉重,将他所探知的消息说了出来。
“还要五六天,我韩国如今举国之力,将所有能上战场的男丁,全部征集,才获得了10万的军队守城。如今半个月过去了,这10万人折损大半,只剩下如今的区区4万,再过五六天,恐怕连2万都不知道有没有?那个时候,实力折损的如此严重的韩国,还有没有加入合纵联盟的资格,还有没有生存下去的能力?”韩王说着说着,语气就更加的愤怒,胸膛仿佛有一团火在烧。
想到自己的韩国,因为这一场战争,实力削弱的连战前110都不到,韩王就感到一阵的愤怒,以及深深的恐惧。
如今的韩国,就如同刚刚打完一场长平之战的赵国,实力大损,国内的男丁折损大半。
不,甚至如今的韩国,还有犹有不如。
因为,赵国打完长平之战,举国之力还是能够拿出他近20万的大军。
尽管这些大军都是一些十几岁的孩童,和五六十岁的老人,其中二三十岁的青壮年寥寥无几,但那也是一只能杀人的军队,对于天下诸国的威慑还是有的。
就如同燕国,想要趁赵国实力大损,前来捡便宜,派了他十几万大军,却还没进赵国的国土之内,就被廉颇率领的几万残军给打的丢盔卸甲,狼狈无比地逃回了燕国。
这种实力,已然足够天下的诸侯国正视了。
而韩国呢,打完这场战后,新郑城他估计也就剩下两三万人,城中的男丁都已经征召殆尽。
不,也不能这么说,城里还有他几千的贵族子弟,没有被征召上战场,可是秦王他敢去征召吗?
这些贵族子弟,掌管着韩国上下所有的权利,是韩王统治韩国的根基。
让他们去上战场当炮灰,先不说这么做,使韩国统治根基会大损,难以维持下去,就说这些贵族子弟,他们就会不答应起来造反。
第229章各自的无奈
既然城内那几千贵族子弟是不要指望了,那么韩王还能指望哪些人呢!
就靠着城中的两三万士兵,再加上城外那些十几个城池中,有可能剩下的几万男人,韩国战后拢共也只不过能够征召他5万士兵,还都是一些老弱残卒。
以这种弱旅,在没有一个名将统领的情况下,韩国是否真的能够维持?韩王表示疑问。
“唉,罢了,罢了,如今我还能够失望什么呢?能够勉强保住韩国的社稷不失,能够香火绵延下去,就已经是祖宗的福泽保佑呢,还能多想什么呢?”叹了一口气,韩王摇了摇头,转身就下了城墙。
看着韩王那落寞的身影,姬无夜心里也是一阵叹息,尽管他是一个贪得无厌之人,对于韩国的存在来说弊大于利。
可是,他从内心深处,还是希望韩国能够越发强大的,那样身为韩国的大将军,他所能享受到权势,也就越加的充足。
晃了晃头,姬无夜不去想这些。
“将士们,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再坚持几天,援军很快就来了!”转过头,运起自己深厚的内力,姬无夜向着周边的士兵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