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页

而现在就不同了,一个县的地盘,方圆百里,口众上万,拥城一处。毫不夸张地说,谁据有一县之地,苦心发展几年,积蓄出上千兵甲,在据守几处险要之地。

完全可以关起门来,自己建设一个国家,躲在小地方称王称霸了。若是碰到野心比较大一点的,力求进取,完全可以以自己县的地盘作为根基,图谋周边地区,若是趁着王朝倾覆之际,趁势攻略周边数县,在稍加休养生息,那么一个可以拥地千里,称孤道寡的根基就可以形成了。

若是时来运转,天意眷顾,说不得可以趁势而起,与天下英雄争夺真龙之位,问问那九五之尊到底是何滋味。就算时运不济,也可以据险而守,列土封疆,成为割据一片区域的王候。

是以,历朝历代之君王,无不视县令为国之根基,天下之基石,无比之重视。并且将一县之地作为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每一个任命的县令名单都要亲自过目,认真审核,不敢有大意。

视选好一个县令可以使国家长久稳固,增加国运,实在是一个县令的权力太过于重要。如果选不好,县令贪赃枉法,横征暴敛,有极大的可能激起民愤,就此叛乱,如果不能及时平定,那么很有可能蔓延州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作为县一级的地方行政首脑,知县、县令的职能涉及一县的军政、民政、行政、财政、司法等多方面,在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稳定地方统治秩序等方面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所以选好一个县令,国家的统治也可以大大的加强。不会出现上不知下情,下不知上意的情况发生,有了沟通,矛盾也就可以少很多的,自然而然会民生安定,百姓乐业,也就没有人想跑出来造反,皇帝就可以舒心地干下去,你好我好大家好,何必闹得那么不愉快。

所以,据有一县之地,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算是一个小国的领地了。他的名声在所有诸侯国中,都算有所耳闻。

所以,尽管后世一个又一个王朝更替,不断的消失与崛起。但是县却一直都被作为诸侯的封地,封地的主人被称为君。君者,帝也,诸侯也。

一个县的地盘,也就一直在中国古代成为了一个最低级的国家。就算在大统一之后。王国,郡国,县国,这三个等级尤其在汉晋时期最为常用。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才消完,但也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罢了。

所以,在古代任何人的眼中。拥有了一个县的地盘,就能够称为国君了,称孤道寡,不外如是。

第53章 赴任

打下了这些地方之后,钟御在接下来一两个月之内不打算再次出征了。他要在这段时间之内,利用这些空闲时间,好好的梳理一番领地的内政。

从领地开始建立,到如今达成的一个县的规模,时间已经过去两个月了。这么长的时间,原本人还少的时候没有发现,当人渐渐变多之后,钟御就开始发现了一些矛盾的发生。

很多事情发生了冲突之后,需要别人裁决,而领地却因为没有刑法,与相关的官员来处理这些事务,而被军队粗暴地压下去,现在民众之间已经渐渐地产生了一些怨言。

还有很多民政事务也没有相关的文官进行处理,都是由军队统一安排,统一分配。十分的粗暴简单,虽然效率十分的强大,但却不符合所有人心中的期待。

人,都是希望自由的生物,过于的集中于管制,将会引起所有人心底内心处的厌恶。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渐渐地厌恶这个统治者。甚至有些过于激进的人想要推翻政府的统治,建立自己心中所想的国家。

当然,大部分人都没有成功就死了,但不断的叛乱将会损失大量的国力,人口将会因为战乱而不断的损失。财政将会用于军务而不断损耗,总而言之,对一个国家,总归是不好的。

现如今,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县的地盘,基本的行政区划自己也已经规划完成。军队方面正在不断的完善当中,就剩下行政还没有,建立一个雏形,连基本的运转都做不到。

现在自己正好抽中了25个初级文士,他们被自己安排到乡下,民间,前去视察自己领地的基本状况,现如今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想必他们心中都有一定的腹稿了吧!

自己领地内现在亭级的领地大概有十一个,都是人口五百人左右,每个厅大概可以安排一个亭长,负责管辖之地的所有事物。日常治安,颁布政令,收取赋税,征调徭役等等一系列重要事务,并且作为县城与乡民的沟通之所在。

可谓是位卑而权重,一亭五百人的所有权利,几乎都掌管在他手上。对于一个县城来说,十分的重要,不容疏忽。

依照之前的约定,自己让他们每个人管辖五百人,一个月之后以观成效。然而自己的亭级领地不够,所以他们可以在县城与乡邑之中各自分管五百人。

而今自己有乡邑四座,每座乡邑人口有1000,全部共有人口四千,可分摊八个初级文士。县城之内。第一次流民营开出了1800人口,第二次开出了1700人口,再加上之前那些被扫荡的野蛮人小部落有600人口。

减去这段时间经过战争而损耗的人口,这座洛阳城之内大概有四千人左右,也可以分摊八个初级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