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日子里,苏卿和沈母俩人在地里忙活了好几个月,此时又是硕果累累的时节。
田里面,金色的稻穗累弯了腰,微风拂过,就像金色的湖面泛起波澜。
今年的雨水丰沛,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苏卿走在村子里都能看见大家脸上那藏不住的笑容。
苏卿的脸上也是同样如此。
经过夏季农忙的训练,苏卿对即将来到的秋季农忙那是再无半点生疏感。沈煜白的身体也已经完全好了,所以秋季农忙他也来帮忙。
沈家此时能参加秋收的人就有四个,大大增加了进程。相较于夏季的时候,整整提前了好几天就忙完了。
那些收割回来的稻子,趁着天气好,沈家把它们都放在了外面晒干,好储存。
忙完了秋收,苏卿在手头宽松的时候,也已经把他送到了村里老秀才那里的学堂里面学习知识。
年纪已经不小了,该是学习的知识的时候。
沈母为此还特地感谢了苏卿一回,沈秋白自己也是非常感谢大嫂苏卿的。
每日早晨,沈秋白吃完早饭就背着沈母给他缝制的书袋去学堂。书袋的款式还是苏卿以现代书包的样式让沈母缝制的。
而沈秋白回来的时候,常常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了。中午的饭食都是沈秋白自己带去的。
苏卿忙完秋收也没有闲着,她打算去太衡山一趟。那里有傻乎乎的鱼还有各种野味,都是她喜欢的。
晚上,苏卿跟沈煜白说着,“小白,我明日里去太衡山里面一趟。”
坐在桌边看书的沈煜白,放下手中的书,昏暗暖色的烛光打在沈煜白温润如玉的脸上,让那白皙的肌肤焕发着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