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学还比较纯粹,经过董仲舒、朱熹等人的发展,内容就有很大的改变了,并且目的变成了维护统治。

张华没有完全尊崇一家之言,拜访子夏,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礼贤下士,向儒家士子表明自己敬重儒家,目的已经达到。

“我会令人在夏城为先生修建一间书院,由先生担任教谕。”

张华有意将子夏迁至夏城,向世人表明自己爱才,同时将诸子百家控制在长安、夏城两座城池。

百家争鸣,官府还是要进行一定的控制。

“天色已晚,我且告辞。”

张华不容子夏拒绝,将此事定下。

张华离开子夏的府邸,负责保护张华的薛仁贵说道:“主公,刚才在屋内的屏风后面,还藏有一人。末将担心是刺客,所以一直在暗中防备那人。但此人从未出手。”

张华不以为然:“或许是子夏的内人或者弟子,因为我突然前来拜访,躲闪不及,因此才躲在屏风后面避嫌。”

张华与子夏谈论的是学术问题,走个过场而已,而不是用兵和内政,因此即使躲藏在屏风后面的人听到张华与子夏的谈话,张华也不认为会有什么危害。

“信陵君,防守滁州之事,就全权委托给你了。”

张华对信陵君信任有加,令信陵君担任滁州守将。

信陵君的能力很强,先是窃符救赵,后来又合纵伐秦,足以独当一面。

张华特许信陵君招收门客,与乐羊带着魏武卒镇守滁州。

“我会尽力守住此城。如果十万敌军来攻,则为明公吞之,如果百万敌军来攻,则带领百姓,南下河内,逃离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