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座村庄设立初级驿站,传递行政命令和军事情报。”

“沿着河流,每隔5里建造一座烽火台,一旦西边绿林、东边八旗进犯,立即点燃烽火台的狼烟。”

张华又进行一系列布局。

张华的领地布局很简单,夏村、宋村、吴村、金村都沿着河流分布,可以通过木板船运输士卒和资源。

等到夏村规模扩大,还可以吞并宋村、吴村、金村等村庄,在山谷形成一座城池。

夏村招揽村吏的告示张贴出来,居住在夏村的来自各个朝代的秀才、举人,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些士人在夏村有了温饱,就想在仕途上大展拳脚,村吏虽然连九品芝麻官都不算,但好歹有点权力了。

第四十二章 诸子百家

“大人,这些皆是报名的士人,来自历朝历代。”

刘齐苏向张华引荐报名的五十余人。

这些人有一个特点,尽数会识字。

如果不识字,在夏村也不是没有机会出人头地,可以选择从军。

“小人名为赵二郎,乃是至道三年的举人。”

“小人名为陈建知,乃是贞观九年的秀才。”

……

这些应征村吏的士人一一向张华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