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曼带着些主观的分析,让莱曼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像漫威这样的很工业化的项目,很容易培养人才,人吗,都需要一步步去熟悉一个领域。
“那你觉得绿巨人要不要给它拍个单线的续作?”
“看环球能给我们什么吧,如果条件合适我觉得可以抽出精力制作,何况,蓝蝶那边的宣发压力会随着项目的增多越来越大,有环球、索尼这样的公司分担,对我们自身的项目规划也有好处。”
按照利亚姆的说法,蓝蝶影业的人员配置在六大里面算少的,连狮门都比不上,也做不到两三个月内同时策划两部a类大作。但比起以前肯定是慢慢进步的,投进去的钱没白花。
“琥珀那边怎么样了?”莱曼心里有数后换了个话题。
“受到行业大环境的变好,只要是有点特色的流媒体平台都在增长用户,我们的话也是一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无论是访问量还是活跃度稳步提高的数值都排在中等偏上,这段时间,我还去了一趟法国,接触了老板你的那些熟人,也拿到了不少片源。”帕尔曼报出一个数:“200多部近些年比较受欢迎的法国影视剧,授权20年,花了大概1100多万。”
他有些感概,“片源实在太贵了,这还是他们给出的内部价,我算是知道奈飞一个月能收进去14亿多会员费,在这个基数下第二季度的盈利也才刚突破到3000多万,想要独家授权的长约,不花钱怎么行,不过,我听闻奈飞那边也不平静,它的那些片源里,有部分是签短约的,现在那些内容方都在看盘涨价。”
“都是群见利起意的家伙,如果以后流媒体不行了,就是这些人把片源的价格炒起来了。本来流媒体靠的就是相对低廉的成本,把内容付费压缩到了较低的数额,抓住了市场,再继续这么涨下去,很可能用户增长抵不住支出,整个行业也会变得高度空心化。”
莱曼的抱怨是有道理的,如日中天的奈飞发展到最鼎盛的时期,依然没逃过被内容方吸血。
看看股市披露的财报就知道了,奈飞营收的数字有多么华丽,就越发衬得净利润那一项让他们多么头疼,更头疼的,莱曼犹记得,线上内容的第一波大幅涨价,就是奈飞只靠着影视付费自主盈利的时候。
屁股决定脑袋。
站在内容方的角度其实也能辩解几句,举个例子,如果你手上的片库版权以前的时候都在靠授权给电视台的一些电影频道了或者发行dvd赚钱,且赚钱的永远是头部的那20%本身受到市场认可的部分,然后互联网带来了行业革新,你发现流媒体对内容特别饥渴,因为点对点和垂直度的关系,每一个用户口味不同,相对质量不那么好的影视资源迎来了春天,有了价值的体现,你作为内容方,高高兴兴的把片库里的1000部作品全交给某一家平台代理,签了短约。
可突然有一天,你看新闻得知,那个拿了你内容的平台不事生产,只是当了个搬运工,结果一个月的营收高达好几个亿,而分到你的手里,除下来,一个月不到25万,你会怎么想?
人吗,都是自私的,他看不到奈飞本身的基础,也看不到奈飞的品牌运作,他只认可一个道理:你拿了我的片源赚这么多钱,结果就分这么一点给我,你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