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海外市场水太深,特别要注意地区本土势力,利益划分还不能太计较。
比如内地的中影,人家拥有引进海外电影的绝对权力,能不能进入内地市场完全取决它的意思,如果不能跟中影相处得好,那么能得到的资源就不好说了。
所以,这些年,无论是萤火虫出品的作品还是漫威出品的作品,只要中影有引进需求要求重新剪辑或者提出什么配合宣传的活动,莱曼基本不会拒绝。
这份善意很有效,也需要长久的保持,甚至直接定为海外合作方最优等。
又过了几天,凯文召集的编剧小组拿出了第一版定稿的《美国队长》。
莱曼看了,眉头就皱起,“创作思路是什么?”
“爱国主旋律。史蒂夫-罗斯是二战时期,为了增加兵源,相应宣传题材曝光度大增,然后才创作了美国队长这个漫画形象,一开始只是为了支持白宫征兵的想法,所以,这么写不好吗?他是少有的形象完美的英雄,或者可以说是偶像。”
“我知道,我看过漫画,我只是觉得剧情设计有问题。”
“有问题吗?基本还原了美队的成长过程,只是少许的艺术再加工。”
“格局太小了,主旋律当然没错,但为什么是一个美国人的爱国思路,不能上升到其他地区的民众看了也能感受这其中的爱国情怀?”
《美队》票房不亮眼,完全是地缘文化有些封闭。
为什么?
随便举个例子,影片前半段美队的制服着装还算正常,后半段直接印个星星旗,实在有些刻意——国旗元素不是说不好,而且相当可以讨好美国观众,但有个盾牌其实就够了,说的是观感上的着装审美有问题,看着就傻。
另就是没必要的支线,被当作偶像到处宣传那段,有些讽刺了,爱国片里讽刺没必要,还恶心本来被煽动起来的爱国热血,这片除了导出复联三巨头之一,埋下魔方和好友巴基等伏笔,本就是用来宣扬爱国主义的。
可以说,美队这个角色传达出来的精神很符合时代主流的期望——热血,爱国,为人正直有勇气,面对欺凌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