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页

不过,不那么好的评价也有,《综艺》就评价道:“看得出来诺兰导演是想在影片中探讨比较人性的东西,不过似乎他搞砸了,反而影响了影片的整体节奏,但两位主演休-杰克曼和克里斯蒂安-贝尔的表演,很值得称赞。”

《纽约时报》则略显刻薄的称:“从观影体验而言,悬疑又不全是悬疑,科幻又不全是科幻,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让人觉得无聊、沉闷,虽然最后半小时里的反转,比较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安杰坑了伯登,自以为胜券在握又被伯登反杀,但总体上还是并不出彩。”

洋洋洒洒的文字和评论,大致展现了主流媒体对《致命魔术》的感官。

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从侧面来看,对诺兰而言,能有这样的大范围的评价,算是真正的让他脱离了“不受重视的小导演”行列,向着更顶尖的导演门槛进发。

他的才华通过《侠影之谜》和《致命魔术》两部作品,真正的在好莱坞拥有了一席之地,而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人。

在没出名之前,谁会对他投去关注?

像《记忆碎片》这类连千万票房都摸不到的影片,真的有影评人和媒体感兴趣吗?

当然不会。

但诺兰成功了,有名气了,无论是为了话题度还是流量,自有人去挖掘他背后的一切,乃至于家庭成员的信息都被挖的通透。

这也算是有名气的人比较烦恼的一点吧,从此,私生活的空间会被压缩的更小。

而首映式之后,最需要证明口碑的是观众市场。

网上和媒体报纸间的热闹只是用了引导观众粉丝的,落实的还是票房。

作为蓝蝶影业九月档期最为重视的一部作品,在宣发部门员工的穿针引线下,大部分精力和资源都投入到了这部《致命魔术》。

遵循着“以口碑带动成绩,以演员炒热声势”的路线,院线的表现也正在一步一步的向着这个方向前进。

有关影片的话题注入到观众层次,这之中感兴趣的人自会去影院支持,然后又加入到这场讨论热浪之中,分享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