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页

wb?还是算了吧,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业绩逐渐低迷之下,华纳已经准备出卖重组,说起来,莱曼提供的《越狱》倒也把此日程拖延了一年半。其实,要是他有钱,也想买家电视台扩充传媒版图,但人家即使破落,资产也还有18亿的估值,除非卖了萤火虫,不然哪能钱去竞争。

思来想去,莱曼把主意放在了福克斯身上。

福克斯多好啊,背后有庞大的新闻集团,旗下制片厂和电视网业务都能排在中上游,而且前面才合作过一次,正好加深关系,防止以后又被人挤压,增加一个盟友站出来的机会。

如此,当合作邀请传达过去后,也引起了一阵议论。

回想福克斯的发展历史,可谓是几经波折。

1935年,达瑞尔-扎努克创建二十世纪影业,又过几年,和默片时代就有一定基础的福克斯影业合并组成当时的八大巨头之一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一手捧出秀兰-邓波儿,并握有恩斯特-刘别谦这样的顶级导演。

可到了60年代,一部史上投资最高的电影(4000多万投拍《埃及艳后》,给了当时的第一女星伊丽莎白-泰勒一百万美金的天价片酬。4000万放到新千年,估摸着能有4亿多的投资。)

然后吧,结果大家都知道,《埃及艳后》成了影史亏损金额永远绕不过去的例子,直接把当时如日中天的福克斯弄得几乎破产,手底下的摄影棚都卖出去抵债,好不容易挺过来,也已经失了血气。

1981年就被石油商人鲁思-戴维斯买下。

随后,福克斯的灵魂人物达瑞尔-扎努克退出舞台,但依旧深深给这家电影公司烙上了鲜明的印记,那就是搏命去拍鸿篇巨制。

后来的几任领导人也几乎是如此做的。

摇摇欲坠的六七十年代过去,澳大利亚传媒巨头鲁伯特-默多克伸手接过福克斯,并支持乔治-卢卡斯拍出了第一部 的《星球大战》,后来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以及《x战警》、《神奇四侠》、《小鬼当家》,一部部卖座电影让这位巨头重新焕发生机。

但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入主后带来的不止这些,最大的改动应该是花费几十亿打造的福克斯电视网,并挖来当时派拉蒙的掌门人巴里-迪勒,担任首席执行官。

这么多年来,发展还是颇为顺风顺水的。

萤火虫把有个电视项目邀请合作的想法一提,对福克斯来说也是颇为重视。

毕竟《越狱》和《行尸走肉》的成绩摆在那里,谁还没点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