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页

一行人来到仓库里面的一处隔间,斯科特-罗斯亲自演示制作好的特效场景。

银幕画面上,湖边升腾起一片浓雾,慢慢的扩散,扩散,再扩散,直到掩盖了整座小镇……

浓雾里,类似巨型螳螂的怪物、四翼飞鸟、陆生触手怪、红眼飞蝗……

颇有一种异世界生物的赶脚,当然,这很迷雾。

整体需要的,大致跟莱曼的要求差不太多,质感也更精细。

不愧是花了大价钱的,真是一分钱一分货,完全没有原版的省钱塑料味,比搭模拍出来的真实多了。

不过,离完美还是有点距离……

莱曼反复看了几遍,还是忍不住皱着眉头说道:“罗斯先生,画面里所有怪物的面部表情怎么都一个模样,难道它们没有一点情绪变化吗?实在太僵硬了,能不能改改?”

“额……”斯科特-罗斯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们只能做到形似而神不似。”

“为什么,《魔戒》里的咕噜不就表情很丰富吗?我需要的就是类似的灵动。”

这种很外行的问题,斯科特也没办法不解释,毕竟大金主最后一笔尾款还没给呢。

“……面部表情的捕捉技术很有难度,至于《魔戒》里的咕噜,也是安迪-瑟金斯先跟演员一起去片场表演,然后还要回到维塔工作室的动作捕捉棚,一个人重新再表演一遍,即使如此麻烦,咕噜的面部表情也是动画师一张一张画出来,测绘数据重新建模……”

总而言之,按照斯科特-罗斯的说法,《魔戒》的咕噜一角成就的除了技术,更多的是安迪-瑟金斯这个人,外界所说的“欠他一座奥斯卡小金人”也是因为当时的动作捕捉演绎,也就是他太开挂了。

同样的场景,他必须在片场和摄影棚相匹配的动作处理上来个两遍,还得保持一致。

而且数字领域的强项在于大规模的场景渲染,比如浓雾扩散的这么个过程,不是动捕技术有多牛逼。

真牛逼的是维塔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