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恩-费勒梅当初在哥伦比亚时期,被索尼收购之后,其海外业务也是这样做起来的,可谓很有经验。
唯一不同的是,难度有所提升,毕竟哥伦比亚的实力哪怕在被日本资方收购之际,也比现在的狮门厉害的多。
到了下午三点左右,约瑟夫跑到了莱曼的办公室。
这两天,他一直都在忙着给电影《纽约行》拉赞助。
作为一个合格的经理人,这种事当然是交给他来做。
约瑟夫倒挺有能力,拿着制片预算和拍摄计划,跑了好几家公司,也算有些收获。
“纽约铁路公司不愿意直接出赞助费,不过,他们愿意提供一辆报废的火车给我们拍戏。迪奥方面,因为最近你给他们拍的广告反响不错,他们愿意赞助50万美金,要求是他们的服饰最少需要亮相一秒。还有几家腕表公司,只有欧米茄愿意出资,费用为80万,也是要求有镜头特写。”
莱曼站起来,接过赞助合同扫了几眼。又摆摆手让约瑟夫先坐下,叫助理拿过咖啡,才说道:“还有其他的吗?”
“还有一些公司还在考虑,他们都顾忌这样宣传的效果,害怕品牌的作用被白白消耗。”
“这让人投钱的事,当然不会容易。不过,我有个办法,你可以试试。”
约瑟夫喝了口咖啡,问道:“你有什么主意吗?”
莱曼从抽屉拿出《微爱》赞助品牌回馈的市场统计数据,放到约瑟夫面前,笑道:“你拿着这个去谈判。就说我们这部《纽约行》是受众层次比较集中的电影题材,且多是16以上、50岁以下的,富有购买力的人群,还是我亲自监制,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关注,再者《微爱》的成功应该也能让那些人多多考虑一下,这样的一个赞助,变相的帮他们在这么多观众面前打广告,难道还不划算吗?”
有了数据打底,肯定更利于谈判。约瑟夫也是说道:“行吧,我等会再去跟他们沟通一下。”
“嗯,赞助的款项全部计入公司的账户,你和这次相关的行动人员,都有一份奖金,具体的跟财务部报备。”
赞助这种事本就是制片公司捞外快的环节,莱曼也不吝啬,主动给予约瑟夫等人大约2万到5万不等的酬劳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