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被揭短,老脸一红,嘴上不服气反驳:“我身体棒着呢,那次只是意外,我还参加马拉松呢”手上的茶碗松开,她其实也喝不下了,陶碗的份量可不小,她也只是一时贪凉。
其实倒是他们多虑了。这茶,仅仅从水质来讲,就是十分难得的。用的是庵堂老井里的水,苏妙每日修行时,有意识的将吸收山中的草木灵气,并分出小缕,投入井中。庵里的女尼们还在感概她们庵里的井水越发清甜了。
“小师傅,你们这茶,可以外带吗?” 老太太不舍。
“当然”苏妙拿出事先从网上买的塑料杯子,杯身上是苏妙用毛笔手写的三个字:清心茶。右下角的位置还盖着“流米庵”字样的红色印章。
心满意足的让司机把打包的凉茶放回车里,老太太问:“小师傅,你们庵是在哪啊?打包虽好,但果然还是用陶碗喝着有感觉。”
“从路口上去,20分钟就到了” 慧和指着公路边上上山的路口答。
走了老太太这单开门红,持续到下午4点。她们的凉茶便供不应求了。回到庵里,一群人围坐在桌前,桌上堆着散钱,冒尖尖小山似的。
“473、474……503!”慧和吞了口唾沫,神色恍惚“慧融,我们今天,刨除成本,赚了503,我不是在做梦吧。”
旁边的小师姐拍拍慧和的脸,兴奋道:“师姐,我们不是在做梦!马拉松那天我们多去几个人,可以多卖点钱!” 一位理智点的师姐打断她:“行不通,马拉松开始后,都会在固定位置有官方补给的”。
苏妙认同:“对,所以那天不是去卖钱,而是去做免费私补”。免费?尼众们有些疑惑,但还是一致同意,她们的凉茶成本不高,昨天赚的钱足够知足的她们乐很久了。
马拉松正式开赛。苏妙她们还是在之前得茅草棚子,宣纸上的字变成了――能量茶茶免费供应。这次供应的凉茶和之前的有所差异,加了些补充能量的原料,温度适中,不会太凉。适合大量运动后的选手们补充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