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天以后,父亲变了,变的酗酒,变的容易动怒。在小叶的印象中,父亲最大的嗜好就是喝酒和打她。在以前,还有奶奶护着她,可是在小叶三岁后,连奶奶也走了,就没有人再保护她了。
终于,小叶再也忍受不住身心的折磨,以不到五岁的年纪离家出走。一个不到五岁的孩子啊,她又该如何在残酷的世界里活下去?
或许小叶真的很不幸,她没有得到上天的怜悯和眷顾。她到今天仍清楚的记得自己离家后的那一段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她试过乞讨,试过跟野狗抢饭吃,试过从垃圾箱里捡垃圾渣填肚子。在饥寒交迫,被迫无奈下她也铤而走险,去偷。开始大家看她只是小孩子,也就算了。可是那地方毕竟也是穷地方,而且地方又不大。小叶在那里呆久了,人们自然认得她。一次两次就算了,可是次数多了,那些自家都吃不饱饭的人们也就不乐意了,结果从开始的小惩变大罚,最后每一次偷东西都要换来的一顿顿毒打和满身的伤痕。
而那一年,她才刚满五岁。
也就在那一年,她认识了他。
也是在五岁的时候,那一天小叶饿急了去偷东西吃,可是被人捉住了又是一顿毒打,然后像死狗一样被人丢在路边。她没有哭,哪怕全身伤痕累累她都没有哭。离开家,离开那狠心的父亲已经足足有半年了,这半年来她早已尝尽了人情的冷暖,她的心早已麻木了。可就在她忍受着饥寒,忍受着全身传来的剧痛时,一只小手拿着小半块硬冰的包子递到她面前。
她抬起头,看到了一个跟她差不多年纪,全身同样脏兮兮的小男孩举着那小半啃剩下的包子,静静的看着她。
那个包子虽然只剩下乒乓球大小,只小叶发誓那是她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了。后来小叶跟着小男孩回到了“家”,认识了现在的“头”。那个“家”里有十来个小孩,最大的不超过十三岁,最小的也才两三岁。
在那里,“头”教会了小叶怎么偷,每天都要出去,不管是偷是抢还是乞讨,必须要弄到一定额度的钱,否则不但没饭吃还要挨棍子。小叶就是跟着这么一个全国各地流动的“家”里面,一呆就呆了整整六年。并不是她喜欢这个“家”,而是她知道自己没本事养活自己,一旦离开那么就要回到从前独自流浪乞讨的生活。况且“头”和他手下那群蛇棍也不允许,小叶就曾经亲眼看到过,“家”里两个小孩曾试图逃跑,结果被抓回到当着他们的面打断了手和脚,接下来的日子,这两个小孩就只能扮残疾人乞求路人的施舍了。再则,小叶也不愿意离开小远,小远就是以前给了她半个包子的小男孩。对小叶来说,小远就是她全部的依靠。可是小远很笨拙,“头”怎么教都教不会他偷,结果小远也是每天挨棍子最多的一个。幸好小叶很聪明,加上她曾经独自流浪过半年,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对偷东西上手的很快。加入这个“家”后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她就成了这里所有孩子中每天收入最好的一个。
这个“家”的伙食和收入是成正比的,每天上缴的钱越多,就吃的越饱。可是小叶很照顾笨拙的小远,她每天偷到的钱都分一些给了小远。所以从那以后,两人都很少挨棍子,但也同样没吃饱过一顿饭。
就是这样的“家”里,小叶浑浑噩噩的生活了整整六年。原本她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吃顿饱饭,冷了有件稍暖和些的衣服穿穿就是她全部的奢望。可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奢望,这六年的时间里也从来没有满足过。不过小叶也没有太多的怨言,她觉得只要能跟小远在一起,那就很满足了。
可惜这一切,都在一年前的冬天,打破了。
那一年,小叶十岁,小远十五岁。同样是那一年,同样是寒冷的天气,小远受寒生病了。开始只是感冒,“头”他们也没在意,可是没过几天,小远就发烧,烧到了四十多度。当然,小叶并不知道四十多度是什么,只是看一个蛇棍摸了摸小远的额头,说了一句“有四十多度了吧?”。那天起,小远就没再出去“干活”,而是被丢弃在临时的“家”里,那个“家”也不过是一幢因为过年而暂停施工的建筑楼。
小远因为生病,“头”再也没去管他,唯一每天给他送点吃的,照顾他的人就只有小叶。可是好景不长,因为这个“家”是流动的,每到一个地方最长也不会呆着超过两个月。所以半个月后,“家”又要搬了。可是这一次,“头”没有带走小远,只是把病危的小远像死狗一样丢弃在那里就再也不管他了。
那一次,是小叶最后一次看到小远。她清晰的记得,临行前,小远眼中的不舍和绝望。她想留下来,可是“头”不同意,他们不会放过小叶这棵摇钱树,所以小叶在哭喊中,被带走了。
只留下小远独孤的,绝望的在那幢施工到一半的楼里面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