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从中挑选出了两个班级的前十名,蔡玉静因为成绩在中游并未入选。
按照成绩排,这样的选人方式很是公平,她当时并未有别的想法。
唯一格格不入的是肖珊珊,大榜一百名开外,在理一班也是二十多名。
但是肖珊珊有才华,她身负重任,是理一班的文艺委员,又兼《爱莎公主》的总编剧、总策划、总导演等一系列重要职责,即便她不是凭借成绩入选,这么重的担子,顶着巨大的压力,其他人也无可指摘。
肖珊珊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远远大于舞台剧的演员们,不过权力再大,也是个幕后工作人员,没人就这点说什么。
出了事第一个找她,成功了是大家的荣耀,这样不够出风头的烂摊子工作蔡文静可不喜欢。
但是后来肖珊珊不知道怎么想的,非要把夏如水也列进去,给她特批了一个名额。
学生会会长因为和夏苒苒不合,对于肖珊珊提出的这条非常明显的不合理要求,抱着看好戏的心态极快的审批通过了。
老师们考虑到夏如水上次的数学成绩,加上之前同学们对夏如水的误会,多多少少都觉得委屈了夏如水,抱着补偿的心思,也给过了。
夏如水就那样名不正言不顺,轻而易举地挤进去了蔡玉静最想加入的节目。
这次校庆很重要,除了肖珊珊她们两班合作的舞台剧不用筛选之外,其它上报的节目都需要严格的筛选。
初选——复选——终选,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把控,被刷掉的节目数不胜数。
蔡玉静的节目小提琴独奏也在复选的时候被刷下去了,理由是表演的类目过于单一,技能不够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