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上山又右卫门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

信长鸠倒了一杯麦茶,慢悠悠的说道。

重生之后的见闻,让信长鸠真切感受到rb国的“躬匠文化”。信长鸠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做形式主义是伪装者最好的通行证。

…………

美国的人类学家本尼科迪特在《菊与刀》曾提到耻辱感是rb人的原动力。

道歉时的鞠躬,大概是这种耻辱感的反向利用:

当犯了错的对方向你如此卑下地表示敬意,再“苛求”对方承担责任,大概会显得过于不近人情吧。

所以,rb人是可以做到,一边拿刀砍你,一边诚挚的向你道歉的。

…………………………

傍晚,煤矿工人们陆陆续续来到阳泉酒家用餐。

灶门五郎,点了一打札幌啤酒,沙丁鱼、榨菜片、鲑鱼片、明太子一共四碟小菜。

他在招待一位风尘仆仆的重要客人。

北海道炭矿自治体联合总长,前任北炭清水泽煤矿技术总工,上山又右卫门。

…………

信长鸠对于上山又右卫门,实在孤儿院发生火灾的那次。

凌晨,夕张市长沼町福利院西侧一栋宿舍楼发生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

当时,担当北炭清水泽煤矿技术总工的上山又右卫门,晚上跟部下们聚会结束,带着几分醉意的路过。

他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孤儿院儿童,无一伤亡。

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上山又右卫门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

他抱着最后两个孩子,从火场冲出到临近的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这是一位真正的长沼町の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