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家又不是逼迫谢云书答应婚事!
很不讲理。
眼看说书人还在讲,季沫将茶杯拿起,又将茶杯用力的砸在桌上,对着那边喊道:“此言差矣!”
在那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季沫的脸上。
说书人很惊讶的问:“这位姑娘,不知道在下哪里说错了?若不是这种婚约的束缚,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也幸好,最后没有促成悲剧,不然是几方都输啊。”
“一开始你们就说错了,若非有荀家资助谢云书读书,帮他娘治病,可能他娘已经病死,而他也没有读书的本钱,就不能考取功名。郡主是流落到谢家长大,或许这样他们真的能在一起,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说起来也是不错的。”
“可是荀家心善,广接济穷苦的读书人,愿助其考功名。荀老爷不过是看谢云书读书不错,仪表堂堂,恰好名下有一女,就问对方原不愿意定下婚约。就是这里,你们听好了,”季沫见众人都在认真听,继续说,“是谢云书自己答应的,不是荀老爷勉强。你们有人会说,他不得不答应。不,但凡了解荀老爷的人,都不会那样想的。你们知道柳湾镇有多少读书人吗?不仅有读书人,还有荀老爷后来建立的学堂,以供穷苦的孩子读书。”
“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因为他不答应婚事,就不接济他了呢?就单为名声,都不可能那样做。”
“你所谓束缚谢云书的婚约,不过是他自己答应的,这关荀家什么事?说起来这荀家真是倒霉极了,因一个沾花惹草的人,差点赔上满门的性命。”
季沫说完,众人沉默,如果是这样的话,荀家就是很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