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页

不对,要是歇脚的话,也不会虎头蛇尾的将他叫来了。

新政唯艰,难以持续,这句话应该是重点吧。

自己的老师薛牧山,之所以告老还乡,隐居三涧溪,便是因为党争失利,不得不急流勇退。

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王旭已经知道,老师当年在朝堂上的敌人是谁。

内阁首辅大臣,武英殿大学士严松,以寒门子弟为首的寒党。

严松与寒党,推行的新政不稳,是不是代表自己的老师,清流与士绅阶级的重臣们,要开始重返朝纲了?

第879章 严松新政

党争,历朝历代都难以幸免,大吴王朝当然也不例外。

目前的朝堂上,大概能分为三党,其中内阁首辅,寒门出身的大学士严松,代表着万千寒门学子的利益,被称为寒党。

寒党,随着严松的崛起实力大增,这个出身寒门,起于微末的党派,深知土地兼并的祸端。

严松主持的新政,便是针对土地兼并的改革,人称严松新政。

新政主要针对三点,第一,方田均税法。

天下间,拥有土地的士绅,或多或少都会隐瞒实际土地,以图减少交税。

方田均税,便是要重新丈量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第二,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兴修水利,费用由当地住户按贫富等级高下出资兴修水利,也可向州县政府贷款,促进耕地面积的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天灾对地方造成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