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页

“娘都懂,你以后是要读书做学问的,花再多的钱,哪怕将王家砸进去,也没有你的功名重要。不用多了,只要你这招真管用,以后挣个举人老爷的功名回来,就算今天的王家倾家荡产,也不算个什么。”

王夫人是彻头彻尾的官迷,王老爷对花钱买名望这事还有顾虑,心疼这份家业,王夫人则是百分百的支持。

要不然,就算王旭将薛牧山请回来,王老爷也不见得有这个魄力,让他以祖宗家业就此一搏。

毕竟,一个不好要是输了,王家可就倾家荡产了。

“旭儿,你跟为娘说,你要是散尽家财,全力赈灾,真的能当上那个什么,什么士绅的表率吗?”王夫人不在乎金钱,她看中的是地位,两眼放光的看着王旭。

王旭哭笑不得:“娘你放心,眼下北方大旱牵动了南方,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盯着。我师傅又是当代大儒,没有人能贪墨我的功劳,只要将我的事迹,当成典型送上去,不管朝堂上的那群大佬如何小气,该有的奖赏都不会少,不然无法对天下人交代。”

王旭虽然要赈灾,可他的出发点不是舍小家为大家,而是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没有回报的事是不会做的。

回报可以分为两方面,一面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的名望,相当于给自己渡了金身。

另一方面则是做出表率之后,朝堂乃至于南方州府的反应,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回报。

按照薛牧山的估算,州府的奖励应该是十年免税,还有一些字面上的嘉奖。

朝堂之上,会怎么奖励不好说,如果运作得当的话,龙颜大悦,直接给王老爷封个八品官身都有可能。

不要小看八品官,要知道有些贫瘠的县城,县老爷也不过是八品。

哪怕王老爷没有功名,不可能真的执掌一县,有八品官身在,也足够王家走出乡镇,一跃而成县里的新贵了。

当然了,这是做得好。

要是做的不好,赈灾不成,反而激起民变,投资便会打了水漂。

古往今来,很多赈灾的地方豪族,灾情过后没几年就败了下去,便是没有掌握好赈灾与回报之间的度量,最终羊肉没有吃到不说,反而惹了一身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