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村志。
这是以各种各样小故事的形式汇成的易读品,用繁体字和有点不好阅读的字体写成,其中两处有裁剪的痕迹,分别是在嘉庆十一年和嘉庆十二年。
犹豫下,你转而翻开钱姥的笔记。
钱姥字迹工整秀丽,她以繁体字书写了这本笔记,最早的内容大概是她平时钻研的一些道法,偶尔会有和赵神婆这个徒弟交流的日常记录,按时间排列。出人意料,钱姥看起来受过一定的教育,至少以她的年龄而论,钱姥能识字也会写字就很令人惊讶了。
赵神婆是她的徒弟,很明显很了解这本笔记的日期排布,所以在刚刚直接翻到了重要的地方。这一页在方刚的冲突中落在地上,沾了泥。你拍打一番,借手电看着。
折页像是剪报一般,贴着各种纸条,其中包括从村志上裁剪下来的内容。字里行间塞着各种小小的胡乱点评,词语,短句。这页的最上方写着:
“十日连丧,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
不、不对,这不可能是十日连丧
麻雀,鱼,接下来会是什么?
我钱桂华没这么容易干等死!
说起来,只晓得十日连丧这么回事,取心压棺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
看起来以这个问题为源头,钱姥(也就是钱桂华)开始了信息收集。就在这段话的右侧,贴着一张小小的竖条,从右往左阅读,简单地介绍了十日连丧孝子取心的内容,和赵神婆告诉你的无异。而钱姥则满怀不解地写:“家闹应该从自家闹起,就算我惹恼了祂,大不了一死,也不当在我身上发生十日连丧,我又不是阴神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