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7.第787章 艰难处境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41 字 2022-11-06

按照之前海汉与荷兰人签署的补充协议,大员港以南的二仁溪被作为东印度公司与海汉的势力范围分界线。海汉相关部门便以此为依据,在二仁溪以南,高屏溪以西的这片区域内,规划了大约一万五千亩,折算下来约十平方公里的种植园区。仅是开垦这些区域并将其变成种植园,就需要超过三千名劳动力才行,如果仅仅依靠海汉自身的力量,显然实施的进度会非常缓慢,所以让投资商们通过招商直接参与开发和经营就成为了必须的手段。

当然了,不管投资商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向高雄的种植园注入劳动力,这些移民最终都会逐步变成海汉治下的归化民,海汉拿出一部分利润分给大明的商人,一部分考虑也是为了让其代为引入移民充实辖区人口。这套做法在过去的几年各地招商的种植园项目中已经取得了极好的效果,陆续为海汉带来了上万的新移民,而各家的投资商对海汉的目的也是心知肚明。

不过他们并不在乎海汉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壮大实力,对于商人们来说,每年都能通过海汉主导的这些经营项目拿到真金白银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反正海汉现在又没有对大明表现出明显的敌意,福广两省的官府也多是乐于跟海汉人一起发财,商人们自然对海汉这种变相吸纳人口的做法视而不见。反正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还不到处都是?听说北方中原地区遭了兵灾之后遍地灾民,只要运一船粮食去就能拉回一船青壮,有人专做这门生意给海汉运送人口,海汉做得,自己当然也做得,这种劳动力的来源可要比在福广本地招揽移民的成本低多了。

关于北方移民的种种消息,自然也都是海汉这边有意放出去的。之前海汉通过海商从北方引进了一些移民,效果可以说还算不错,只是规模还远远达不到海汉对人口的需求。特别是开发台湾岛的计划,不比海汉、安南等地原本就有比较好的人口基础,整个岛上的土著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几万人,且开化程度较低,短期内能收编到归化民队伍里派得用场的比例更是堪忧。

以澎湖基地目前引入移民的速度,想要持续不断地向台湾岛输血,那就只能彻底中断往海南等地输送移民的计划,而这显然也是执委会并不希望看到的状况。当务之急并不是将现有的资源再分作若干份,而是要想办法打开更多的渠道,继续扩大引入移民的规模。

高雄管委会一口气就拿出了一万五千亩的种植园项目,这几乎是过去的招商推介会所没有出现过的“壮举”。即便是在种植园面积已经超过十万亩的海南岛,也没有哪个批次的招商活动中曾经一次拿出来过这么多的土地。

当然了,台湾岛这地方有一个别处所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这里的土地都是无主之地,在征地过程中不会有权属上的纠纷。至于说本地的土著,海汉自然没有将这些连“地契”为何物都不知道的土人视为本地的主人,也不可能会为征地的事情去征求他们的意见。给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生计,让他们在有了温饱的生活之后不要跟海汉捣乱,再慢慢对其进行归化拉拢,这就算是对得住他们了。

如果真有不那么识趣的土著部落不愿合作,非要守卫他们所谓的领地,那么来自安南的山地特战部队会很乐意教会他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钱天敦当初设计这支部队作战职能的时候,预想的作战环境便是中国东南部的山区,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台湾岛上的中央山脉在内,而岛上高山部族的土著也是这支部队训练期间的假想敌之一。这些安南裔的士兵在经过几年的针对训练之后,他们在山区的适应能力远非民团中的其他部队可比,要剿杀装备原始,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甚至连像样作战编制都没有的土著武装,其难度并不会比对付手无寸铁的普通人高多少。

为期三天的招商推介会进行得十分顺利,来自福广两地的投资商们毫不犹豫地争相对他们所感兴趣的种植园项目举牌竞价。高雄港开发初期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可以说自此已经平稳度过。

“各位,你们焦急的心情,我也能理解,大家都是花了大把银子在这个地方,也都想着快一点把投资收回来。但是讲道理,我们海汉花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多,要着急也是我们最着急。”安西看着办公室外面堵着的这一大群人,只能耐着性子向他们解释:“各位堵在这里,我没办法做事,这耽搁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时间,也是在耽搁你们自己的时间!”

这些商人或者大人物们派来的代表,统统都算得上是本地建港的金主,所以安西也不好把话说得太重,只能好言相劝。要是普通人敢这么堵着办公场所,安西早就让陈一鑫带着民团过来清场了。

董烟云作为福建商界的代表,出列应道:“安总,我等在此守候并非是要阻拦贵方办理日常公务,只是想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贵方发布的招商消息而已。”

安西苦笑道:“各位,本地的开发项目确定之后,会有公开公平的招商活动,届时也会提前通知到各家商行。”

安西说着举起了手里的一本簿子向众人展示:“有意图参加高雄港招商活动的商家,我们这里都已经进行了登记,届时保证提前通知,好让各位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高雄港的招商活动搞得这么狼狈,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军方的动作让执委会有些准备不足,临时措施也显得十分仓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执委会在此之前的专属码头建设权分配问题上对广东商家有明显的偏袒,这就导致了海汉的公信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福建商人担心安西会再次偏袒广东同行,而广东的商人则是担心安西在福建方面的压力之下,会通过招商环节找平衡照顾福建同行。

海汉以往的招商活动都是同时对所有人开启,但此次海汉的表现显然已经让福广两省的商人们对海汉的商业信誉产生了些许的怀疑。他们堵在安西办公场所外面等消息,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对海汉缺乏信任感的表现。只是这次的过错并不在这些大明商人身上,主要还是海汉自己对于高雄港的开发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所导致的后果。

好说歹说之下,这些商人们最终还是带着不安离开了这里,不过安西并没有因此而松一口气,因为他知道这帮家伙明天一早还是会继续出现,自己刚才几乎口干舌燥的一番劝说,有效期大概也不会超过二十四小时。

“你们催我的命,那我只能催执委会的命了。”安西摇摇头,径直去了机要室。他现在是以每天一封电报的频率在催促执委会尽快向高雄港补充行政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虽然这样的催促也未必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这也是安西目前仅有的办法了。他总不可能自己在这地方凭空变出来一支管理团队,想要让高雄港的开发顺利进行下去,最终还是得依靠大本营的支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