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第780章 因地制宜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19 字 2022-11-06

不管海汉人是想先赶跑荷兰人,还是想另行开埠建港,许心素于公于私都愿意站在海汉一边。如果要打仗,许心素也乐于出兵出钱出粮,练兵之余还能混一份战功。如果要建新港,那就跟海汉人合计合计,看看能不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福建军方在澎湖岛上一直派驻有少量的军事观察员,因此第二次钱天敦率领驻岛舰队主力外出,也同样没逃过这些耳目的眼睛。不过由于海汉这边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许心素的人并不知道这支舰队的真正目的地是何处,直到这支舰队回来几天之后才有更确切的消息送到漳州,称他们前往大员港附近与荷兰人进行了短暂接触。

一支全副武装的舰队前往大员港海域,并且逗留了好几天时间,许心素可不会再相信这是例行训练的内容了。在他看来这其实就是海汉人亮出獠牙威胁荷兰人的一种表现,如果大员港的荷兰人没能很好地控制住情绪,那说不定海汉真的有可能一言不合就开战了。

在确定消息属实之后,许心素便先让驻澎湖代表许甲齐跟海汉通了气,而钱天敦这个时候也没继续隐瞒实情了,明确表态是准备在台湾岛上开埠建港了。至于率部去大员港的原因,钱天敦轻描淡写地声称那只是去跟荷兰人谈谈条件,让他们不要影响到海汉的打算。

许心素不知道钱天敦是怎么搞定了荷兰人,也不知道这两家之间到底是谈定了什么样的条件,但他能判断出钱天敦既然这样表明了态度,那就说明海汉大概不会采取武力手段对付荷兰人了——至少在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出现变故,否则海汉也不能放心大胆地运送移民去台湾岛上定居。

许心素可不会傻傻地当个旁观者,错过这个插上一脚的好机会。虽然还不明确海汉人所选定的建港地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但他可以确信以海汉人的眼光绝对不会干出亏本的买卖。不管海汉人想在台湾岛上干嘛,先搭上这条船总是没错的。所以许心素确认消息之后便派出了董烟云,让他代表自己来跟海汉商议开发台湾的相关事宜。

董烟云来之前以为凭借双方近几年亲密无间的合作,这次的商议应该是一个比较顺利的过程,福建官方的合理要求应该都会得到满足。但实际情况却是海汉人这次的态度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董烟云在前两天谈判中提出的要求几乎全部都被驳回了。

“董先生,我们在台湾岛上所建的港口是不可能划给大明的,哪怕只是在名义上也不行。这个岛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过去不属于大明,未来也不会属于大明。”钱天敦的态度相当强硬,再一次回绝了董烟云的提议。

董烟云大致能明白他所说的“别的地方”是什么意思,除了安南的几片殖民地之外,海汉现在所占据的地盘几乎悉数都是大明的国土,而他们也的确一直没有公开声称过这些地方已不属于大明,也算是保全了大明的一点颜面,福广地区的官场中普遍认为这是海汉对大明的“尊重”。但钱天敦的态度似乎也为这样的“尊重”划出了一条界限,即这些领土至少曾经是属于大明,才能坐下来商谈名义上和实际上的归属权,而台湾岛这样从未正式归属过大明的海外飞地,海汉将拒绝进行归属权谈判。

但明白归明白,董烟云还是不肯就此放弃,毕竟这是许心素在他出发前叮嘱了好几遍的重要事项。主人未来能不能有机会入主兵部,一定程度上就得看他这次与海汉人谈判的结果了。

董烟云沉吟了一下,才回应道:“这台湾岛的归属权一事,其实对许大人未来仕途升迁能起到一些关键作用,海汉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不遗余力地对许大人鼎力相助,希望这种做法能得以延续。若是许大人今后能够飞黄腾达,位列朝堂之上,相信对海汉也会多有裨益。”

阿加社的土人大概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将野生的鹿进行圈养,在他们眼中鹿根本无法驯化,只是一种可以提供皮肉的猎物,而非可以用来圈养的家畜。而在海汉人来到之前,阿加社所拿出来交易的鹿皮,多数时候仅仅只能从海边居住的汉人渔民那里换到一些粗布、稻米、粗盐之类的东西,从未见过海汉人拿出来的这些好货。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突然发现自己手里的存货价值似乎不太高,难以从海汉人手中换回那些让他们心心念念的好东西。而安西所提出的建议,似乎的确是解决这种供需矛盾的一条途径。

安西倒也不是临时想起来这么一出,他出发来台湾之前,就已经向农业部负责家禽家畜方面工作的袁秋业取过经,以便能够用一些实施起来不算太困难的农林养殖项目,将台湾岛上的土著部落纳入到海汉的贸易体系当中来。当时袁秋业给他的建议中除了最为常用的经济作物种植之外,还有一个特别的建议就是人工养鹿。

在明万历31年即1603年,陈第所著的《东番记》中就对台湾梅花鹿有相关记载。荷兰人来到台湾殖民之后,也开始向土著居民收购鹿皮。高雄港这个地区的汉人渔民从阿加社人手里换来鹿皮之后,也基本都是拿到大员港去跟荷兰人进行二次交易。但这样的模式显然难以满足海汉对这类资源的需要,而且如果以比较优惠的条件大量收购鹿皮,只怕要不了一两年,岛上的野生鹿群就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竭泽而渔这种事,有长远眼光的海汉人自然是不屑为之。零散的供应并不是海汉感兴趣的贸易操作方式,稳定而可控的供应源才是商务部门真正想达成的条件。而人工养鹿的技术难度不大,操作成本也很低,至于收益更是长期稳定。台湾梅花鹿一岁半就成熟可繁殖下一代,每年都可繁殖一次。公鹿可用于配种,或提供鹿肉、鹿皮、鹿鞭、鹿茸、鹿血等高价值商品,达到一定饲养规模之后,经济价值是相当可观的,而且可以逐步发展成地方特色产业,对今后通过贸易体系整合台湾岛上的土著居民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对于相对更熟悉梅花鹿习性的土著来说,建个养殖场养鹿甚至比种植经济作物更为简单,只要用栅栏圈出一块地就能实现最简程度的饲养,这可要比种地伺候庄稼容易多了。

“如果你们愿意养鹿,那么我们可以谈谈更大更长远的合作,你们所能得到的实惠也会更多。”安西不遗余力地试图说服土人代表接受自己的提议。

土人代表在听完翻译之后只问了一句话:“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生铁、细盐、美酒和透明的水晶碗吗?”

“可以,当然可以!”安西笑眯眯地回应道:“相信我,你们会得到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养鹿会让你们今后过上更好的生活。”

看着土人代表抱着安西赠送的两坛“三亚特酿”心满意足的离开,陈一鑫不仅感叹道:“这些人还真是淳朴啊,也没继续讨价还价就答应下来了。”

“他们关心的并不是鹿皮的单价,而是他们所提供的鹿皮能够换到多少东西而已。”安西解释道:“如果他们一次提供的鹿皮能为社里每个人都换到一瓶酒,那他们大概就不会在乎这瓶酒到底是用四张还是五张鹿皮换来的了。”

“这就是没有数学老师的悲哀咯。”陈一鑫忍不住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