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第662章 荷兰人的难题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24 字 2022-11-06

即便这种作战能力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斯派克斯仍然无法向董事会说明为什么海盗们会选择了纳土纳群岛这么一个孤悬南海之中的地方作为长期基地。要知道当地甚至连粮食都无法自产,一定程度上还得依靠从外面运送补给才行。东印度公司是因为常年都有船队在这条航线上往返,才能维持这个补给点,一方面从外向岛上运送粮食和生活物资,另一方面在当地补充淡水和果蔬。

而岛上一直维持着三四千人的人口规模,也正是因为岛上的自产水平和外界的补给能力有限,无法支撑更多的人口长期定居所致。如果这伙海盗真的要选择纳土纳岛作为其窝点,那么也势必会面对同样的难题——除非他们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远程补给,亦或是在岛上开垦大量农田种植粮食作物。但如果是有心组织大规模农垦来维持生计,这些人又何必来当海盗?

还有一点斯派克斯无法解释的是,以他所说的状况,占领当地这股海盗的兵力至少也在五至八百人左右,这么多的人员物资跨海而来,那他们的船队何在?如果是藏在附近的岛屿海岸,为何在荷兰船队靠港作战期间,没有从海上向其发动攻击?

斯派克斯只能猜测这支船队或许正好是到出海捕捉新的猎物去了,但这种解释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主力出海劫掠期间,留在岛上看家的海盗都是如此强悍,那么这支海盗势力究竟会有多大的战斗力?这显然太玄乎了,董事会的人并不愿意相信一支名不见经传的海盗会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如果连海盗能经营出这样的一支军队,那东印度公司这么些年是到底在干嘛?

就连对斯派克斯一向信任有加的科恩总督,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很难再对他描述当中的种种漏洞、矛盾视而不见。当科恩总督义正辞严地责问斯派克斯是否存在着谎报军情的状况时,斯派克斯只能大呼冤枉,同时声称有人可以为自己作证——范隆根带着他剩下的商船北上去了大员港,等他回来之后,董事会大可向其询问,看看所说的状况是否与自己的描述相符。

然而按照行程,范隆根大概要等到八月底或九月初才能返回巴达维亚,这还得要路上顺利才行。董事会商量再三之后,决定暂时不对斯派克斯施加惩罚措施,但鉴于他的描述中有颇多可疑之处,科恩总督宣布将他软禁起来,直到范隆根返回巴达维亚,证实他的说法属实为止。

虽然到最后也没弄清楚纳土纳群岛究竟是怎么一个情况,但这场失利还是引起了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的高度重视。斯派克斯的描述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公司此前失踪的几艘帆船,居然都出现在当地的海港——当然了,船上连人带货都已经消失无踪,只剩一个被拆掉船舵无法航行的空壳而已。很显然在此之前的失踪帆船都是这帮人下的手,倒是不需再满世界去寻找它们的下落了。

区区几条帆船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海盗已经开始威胁南海航道的安全,而且实力还不可小觑,这就不得不引起董事会的重视了。毫无疑问这个毒瘤必须要尽快除掉,否则今后公司在东北亚地区的海上贸易也会大受影响。但如何下手,却是成了一个让众人争执不休的难题。

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先等范隆根回来证实斯派克斯的说法属实,才好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必须要尽快动手,否则岛上的海盗扎下根了就更难铲除了。

一支千人规模的武装部队,超过千人的移民,再加上大量的物资装备,这就是即将从三亚大本营前往安不纳群岛的阵容。为了能够保证将人员和物资一次性投送到位,海运部需要调集麾下超过三十艘的运输船来承担这次的任务,而这也是自安南内战之后,海运部出动的远洋船队中少有的规模。

然而这还不是执委会打算投放到当地的全部力量,除了陆军和移民之外,海军也将加大对当地海上防御的投入力度。驻防安不纳群岛的战船将在原有的两艘“探索级”基础上再增加四艘同级战船,以保证当地遭受来自海上的攻击时不至于只能一味地退守内陆进行被动防御。待当地的港口码头改扩建工程完成之后,军委极有可能还会部署一到两艘吨位更大的“探险级”战船。

至于在各个舰队中都被当作旗舰使用的“威严级”战舰,对港口条件和综合补给维护能力的要求则要高得多,安不纳岛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达到海军所要求的标准,军方也只能将其部署到安南的金兰湾军事基地,待战时需要再派往南海执行作战任务。

八月中旬,福建方面终于传来消息,当地官府与东印度公司的谈判宣告破裂,正如执委会事前所预计的那样,荷兰人拒绝了任何形式的赔款和承诺,态度依然十分强硬。虽然这对并不希望继续打下去的福建官府而言可能并非好消息,但却正是海汉一方想要获得的结果。算算时间,从大员出发前往巴达维亚报信的船只估计已经出发了多日,海汉便也委托了与东印度公司有着贸易往来的的詹家船行,带一封措辞严厉的外交信件前往巴达维亚,递交给东印度公司的高层。

在詹家船行的船队出发五日后,由罗杰率领的庞大船队也从胜利港军用码头和三亚的移民码头两处同时启航。两支船队将在三亚外海会合,然后进行简单的海上编队之后一起南下,前往安不纳群岛。由于船队规模太过庞大,在途中至少要停靠安南沿海港口进行两次补给,算下来大概需要二十天左右的航程才能抵达安不纳群岛。在此之前,驻扎在当地的穆夏柏和安南民团军依然需要依靠自己来组织防御。

不过幸运的是这个时候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总部正陷入一场激烈的意见纷争之中,而其原因就是因为公司组织的军事行动在外连续受挫。

六月下旬,原本派出去搜救失踪商船的船队在纳土纳群岛撞上了正主,并且爆发了一场武装冲突。由高级军官斯派克斯和布劳沃两人指挥的船队在一开始还是打得比较顺利的,强顶着对手的炮火实施了登陆作战,并且成功突破了对手的岸防炮台防御线。就当他们认为可以顺利剿灭这股来历不明的海盗,并且夺回纳土纳岛的时候,接下来的战局就急转直下,令人跌破眼镜。

在两栖登陆作战中取得优势的荷兰军队,竟然在围攻岛上小镇的阵地战中被对手打得抬不起来头。布劳沃本人也在突袭小镇的战斗中战死,这也是后来导致荷兰军队发生溃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最终逃离当地的船队已经无力再发动第二轮攻击,只能在海上兵分两路,一路由范隆根带领,依然北上前往大员港。另一路由斯派克斯收拢的残兵败将则是原路返回巴达维亚,并向公司呈报了这次交战的经过。

自从进入远东地区以来,东印度公司的武装船队在绝大部分的冲突中都以胜利而告终,这也是公司所辖殖民地能在短短十多年内迅速扩张的根本原因。即便是天启年间在澎湖败给了明军,那也是因为双方的兵力差距实在太过悬殊,抵抗了半年之后已经几乎要弹尽粮绝才不得不选择了撤退。然而一支阵容齐整,训练有素,有高级军官指挥的武装部队,居然会在纳土纳岛败给了一群不知何时从何地冒出来的海盗,而且结果可以用惨败来形容,这让董事会的绝大多数人都感到实在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