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第334章 一边倒的战局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5082 字 2022-11-06

不过盟友们并不是这么好打发的,立刻便提出了要重新商议分赃比例。于是在前一轮溃败回来的伤兵还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的状况之下,几家头领已经将眼前的战局暂时放到一边,通过使者来来回回开始讨价还价。而刚才在冲锋中死伤的人员,此刻已经被各家好汉们抛在脑后,成了彻彻底底的炮灰。

不过此时倒霉的可并不止廖大鼻和他的小伙伴们,在沙湾水道上试图捞点外快的曾阿牛,现在已经处于欲哭无泪的状态了。在经受了“探索号”来回两次的冲杀之后,曾阿牛辛辛苦苦从新会县老窝拉出来的这支船队基本就只剩了一半——这还是包括了被撞伤但没有散架的船在内。再看那艘耀武扬威的大怪船,除了船头两侧的水线部位有些许刮痕之外,根本就没什么显眼的外伤。

“老子这是招谁惹谁了!”曾阿牛一脸的愤懑,浑然忘了半个时辰之前,正是他自己下令要把“探索号”拿下。看着在远方河岔处缓缓调头的“探索号”,曾阿牛心中不禁一阵恶寒,扯起嗓子喊道:“撤!都撤!”

旁边副手问道:“老大,不等岸上廖大鼻他们了?”

“还等个屁!人家一艘船就把水路锁死了,庄上难道会没点防备?廖大鼻这次多半都是踢到铁板了,他要死就让他去,老子命贵可不会奉陪!招呼兄弟们,赶紧撤!”曾阿牛的头脑显然要比廖大鼻清醒得多,虽然尚有一战之力,但还是果断选择了放弃。虽然自己手下这些小船拿“探索号”没有太好的办法,但想在这附近密集的水网中逃脱大船的追击,那其实还是挺容易的,毕竟在内河水道行驶的灵活性上,这海船远远不能与小船相比。

廖大鼻并不知道自己的盟友已经有人打了退堂鼓,他可不会像曾阿牛那么快就作出撤退的决定。这一战不管胜负如何,廖大鼻的人马要撤回到北边的老窝,路上至少也得五天左右的行程,这两千人上下的队伍人吃马嚼,所需的粮草补给都不是小数目,要是打不下李家庄,难道大伙儿要靠着一路讨口要饭回去?为今之计,当然是先安抚好其他盟友,然后集结大量兵力,再次攻打李家庄才是正题。

而李家庄庄子里的状况比起头两天备战时可就轻松多了,不管李奈事前怎么吹嘘海汉民团的战力超群,但本地百姓终究还是要看到实际的表现才会放心。而海汉民团的确不负众望,轻松就解决了对手第一轮的冲锋,打死打伤超过两百人,己方却连一个伤员都没有出现。什么战斗力?这就是活生生的战斗力啊!

李继峰此时也已经恢复了往日的镇定模样,指挥着下人将热茶送到阵地上,供民团士兵们解渴。

“贵军果然战力出众,这流寇土匪,真如土鸡瓦狗一般,在贵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啊!”李继峰趁着萧良从第一线退下来休息的工夫,赶紧上前送上一顶高帽。

“李老板过奖了。”萧良微微一笑,却并没有要谦虚几句的意思。在萧良眼中看来,对手的确跟李继峰的形容也差不多了,别说海汉民团,就算是李家民团要应付这种对手也不会太难。这次出兵,倒是轻轻松松就捞了李家一个天大的人情。

“这死伤的土匪,不知贵军打算如何处理?”李继峰继续探听萧良的口风。死了这么多人,即便事后报官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番禺县衙也设在广州城,要报官的话,一去一来就得两三天,这么多的尸首恐怕就已经开始腐烂了。

“该抓的抓,该埋的埋。”萧良言简意赅地应道。对于第一批上来冲杀的土匪,他心中并无半点怜悯之情。这些人一看就是视人命如草芥的亡命徒,死了最好,没死的也不能留在社会上贻害他人了。至于李家庄会不会为这件事报官,报到什么样的程度和结果,他并不在意——广州府要是管得了这些事,民间就不会乱成这个样子了。

“那这些伤者可需要救治?”李继峰继续追问道。

萧良抬头看了一眼李继峰,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摇摇头道:“伤重的就不必救治了,各安天命吧!”

救治这些受伤的土匪肯定需要不少的药物,而且还得有人照料,而李家庄显然不会乐意承担这份责任。萧良也觉得没必要在这些人渣身上浪费太多的资源,索性就遂了李继峰的意思。

“老夫明白了,这便去处理。”李继峰作了个揖退了下去。要是萧良说声“治”,那李继峰也是得咬着牙掏钱,但很显然萧良对于这些土匪流寇并无同情,李继峰也乐得因此而省下一笔不必要的开销。

土匪的进攻间歇期远比李家庄防御者们预计的要长,到了午饭时间,对手还是没有什么动静,倒是看到西边和北边的流寇阵营中不断有人马进进出出。

“不等了,先开饭!”萧良悻悻地放下了望远镜,下达了命令。

虽说第一轮的攻击直接团灭,但自己这边也并没有亮出全部的实力,多少还是给了对方一点翻盘的盼头。他原本以为对方稍作休整之后就会发动下一波的攻击,却没想到这些土匪既不撤又不攻,就这么僵持在了原地。

萧良当然是巴不得对方脑洞大开,对李家庄采用包围战的策略,反正南边的水道已经扫清,物资和人员都可以从南边的沙湾水道源源不断地到来,根本就无需担心对手是否会采取围困的战术。

为了犒劳英勇作战的海汉民团,李继峰上午便让人又杀了两头猪,给民团加餐。李继峰给后勤的指令非常明确,就是要保证海汉民团在李家庄作战期间“顿顿有米,餐餐有肉,人人有床”。相比李家庄的安危,这点钱对于李继峰来说并不是什么肉疼的数目,他可是听李奈提起过,安南人为了请海汉民团去助战,简直就是砸锅卖铁,连人口和地皮都当作了报酬付给海汉执委会,而在自己这里既然能选择用银子解决这件事,那就省去了诸多麻烦。

驻扎在旷野中的流寇土匪们可就没那么好命了,别说肉食,现在就连主食都已经很紧张了。附近倒是有属于李家庄的数千亩水稻田,但这个时候距离水稻的成熟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根本就没有食用的可能性。绝大多数人只能分到一小碗野菜粥,其成分就跟早上的伙食差不多,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廖大鼻作为匪首,自然有单独的伙食,倒是不用去喝那又涩又苦的野菜粥。但他现在一点进餐的心情都没有,因为刚才有手下回报,南边沙湾水道上的曾阿牛一伙已经不见了踪影。

想起两天前曾阿牛与自己信誓旦旦地约定了战后的物资运输方案,廖大鼻就气得想掀桌子。照李毛仔所说,这李家庄上有几十万斤粮食、私盐,数十万两银子,还有各种各样值钱的物事,这么多的东西难道靠着兄弟们的手提肩扛搬走?那得运到什么时候去?

到了这个时候,廖大鼻仍然一心想着战后如何处理战利品,却完全没有意识到曾阿牛一伙的突然消失意味着什么。而其他的几支土匪势力,最终因为廖大鼻答应了再拿出两成收益给众人平分,决定留下来继续攻打李家庄。当然对于他们来说,衡量利弊的标准其实很简单——现在选择放弃,撤兵离开,那这次就是百分百的亏本买卖,白白损失了一批人手和粮草物资;而留下来继续攻打李家庄,虽然存在着伤亡的风险,但如果能打下来,却绝对就是干了这笔可以躺着吃几年的大买卖,冒这个险还是很值得的。

当天下午,土匪联军再次组织了一波攻势,仍然从北、西两个方向发动进攻,而派出的兵力也超过了上午,两边加起来有近千人之多。而守军也继续沿用了上午的防守模式,仍然以轮转式的排枪阵为防御火力输出,对冲阵的土匪队伍进行远程打击。

有鉴于对手的兵力增加,两处阵地上的守军也不敢太过托大,在敌人进入射程之后便开始了射击。萧良负责的这个方向更是加入了两个排的李家民团火枪兵作为火力补充,以保证在射程距离之内拥有足够的火力杀伤强度。但已经布置到阵地上的火炮,却依然处于静默状态,并没有投入使用。

这是因为萧良坚持认为,对方在最后必然还会孤注一掷,押上手头的全部兵力来赌输赢。如果现在就使用火炮,那势必会打击对手的信心,说不定连这一把都不会打完就会选择离场。而火炮这种大杀器,萧良决定还是要留到最后的关键时刻才使用,尽可能地将这些潜在的敌对实力消灭在可控的战场范围之内,免得他们逃离此地之后反倒成了隐患。

土匪联军在下午发起的攻势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收获,那就是他们吸取了上午的教训,在冲阵中抬了不少门板和梯子,巧妙地制服了碍事的铁丝网。当然这种小细节并不足以影响到战斗结果,在密集的火力面前,冲过铁丝网的那些人依然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民兵们的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