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皓要南下搞浙海银行,人各有志,刘勇皓挽留无果后,希望韩皓股权转让时能尽量以民生银行稳定考虑,不要让内斗复燃。
泛海系和东方系也找上门,希望能以高溢价接盘韩皓的股权,夺回民生银行主导权。他们最低底线都表示如果自己得不到,也希望其他两家都落空。
三大势力争夺韩皓手中的股权只是其一,更厉害的人选还在后面,各种新时代“官倒”们也瞄准了这块香饽饽,只要拿到手就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敢亲自找上门跟韩皓对话的人物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背后都有不可名状的大势力在撑腰。就算韩皓刻意回避,他们还是找到各种有头有脸的人前来递话,希望能把民生银行的股权拿下。
“只要这次合作愉快,将来中华集团在首都遇到任何麻烦事,我们都能替你摆平!”
这样的话固有吹牛嫌疑,但其中也有几分可信之处。实践证明,他们成事不足,但败事却绰绰有余。
“发展”要比“稳定”在重要性要靠前,因此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下,许多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官倒”们又有了容身之处。
若不是中华集团家大业大,韩皓也不是省油的灯,换成普通企业家他们估计可没这般客气好说话。
本想出售民生银行股权套现,没想到却引发如此多纠葛,犹如唐僧肉一般引来各路妖精争夺。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大大小小妖精敢打唐僧肉主意,除了手握法宝之外,背后都有人。
如果处理不当,韩皓可能就会得罪各路神仙。
按市场方式处理股权,最佳方法就是价高者得。这样的话,会影响民生银行的稳定,还将让许多妖精们记恨。
回头一看,像是自己给自己挖了坑,最佳方案就是不要卖股权,继续保持原样。
不卖的话,浙海银行那边的资金就无法到位,将来金融平台的打造就要延后。卖的话,找不到合适对象,价高者得难以控制结果,还容易得罪各方势力。
卖不卖,都进退维谷。
实际上,这并不是韩皓第一次遭遇如此挑战。
中华集团这艘巨舰带领许多汽车产业的小企业成长起来,现在已经达到能抵抗十级台风的强度,光鲜外表下自然也引来诸多想搭便车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