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和马自达开展合作以来,趁90年代初日a本经济泡沫破灭,福特逐年增持收购马自达公司股份,迄今以33控股成为其最大的股东。
虽然是大股东,但福特却不能直接干涉马自达公司的管理运营,日方依旧拥有一定独立权。
由于一味追求产量扩张过快,从1995年开始马自达公司开始出现亏损,一直延续到2000年,不得不向福特公司发出求助。
比尔福特希望把马自达公司在中国纳入福特运行体系,他看中了中华集团发展潜力想让马自达与其合伙,成为实现福特另一条腿走路的策略。
不过,马自达在中国早有合作伙伴,位于琼南省的海马汽车就和马自达合作愉快。
尤其投靠一汽集团,海马汽车获得了渴望的轿车生产目录,在2000年引进了马自达323车型。
323车型发动机和变速器等主要零部件都采购自马自达本部工厂,日方收取技术一次性转让费同意海马公司将该车型进行本地化改造。据悉,未来一汽海马将推出针对中国市场改进款323车型,取名为“福美来”。
卖了旧款323车型,马自达还卖给海马汽车普力马v车型,只要求能够尽快收回大笔资金。
通过输出旧车型技术和零部件,授权海马汽车贴牌生产马自达汽车产品在中国销售,一定程度上给马自达公司在财务上回血,居然让亏损了5年时间的马自达在账目上实现了收支平衡。
如此让马自达见证了中国市场的魔力,公司高管将马自达未来的发展重心寄托在中国市场身上。
这个时候,一汽集团恰时杀了进来,希望能跟马自达建立合资关系。
马自达和海马汽车一直都是技术合作模式,通过出售买断技术车型合作,从未上升到合资公司层面。
如今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一汽的出现,主动抛来绣球正切合自己的发展战略,马自达心动了,想和一汽开展合资。
一汽和海马汽车间各有打算,海马一直都游离在一汽体系之外,为此一汽想跳过海马直接和马自达进行合资。
“这款车型非常适合中国,如果我们双方合资的话,建议把其作为合资公司的主打产品,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在一汽秘密和马自达接触谈判时,一汽的代表在马自达总部看到还未上市的马自达6新型样车大加称赞道。
尽管海马汽车在最困难时候帮助了马自达止血走出困境,但为了庞大的中国市场,马自达还是选择瞒着对方开始和一汽接触开始合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