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于是秦砚在艺术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般情况下,艺术片的成本是远远低于商业片的。毕竟爆破、特效、高片酬乃至宣发,都和艺术片没什么关系。

但秦砚的艺术片,从里到外都流露出一股“秦砚”的味道。有影评人直接戳穿了说道:那就是金钱的味道!

拍《秋杀》的时候,秦砚提前两年租下了一千亩的农田,种上自己所需要的玉米,只为了拍摄男主角面对自家农田意外失火时候的绝望。

拍梵高传记电影《仰望星空》的时候,秦砚花500多万请知名的画师临摹了上百幅梵高的经典画作,很多画作只是在电影中一扫而过。

秦砚对于画面的美学有一种病态的追逐,他一直的观念就是:只有让自己感觉到心疼的画面,才能够让观众感觉到心疼。

所以秦砚的画面越来越华美,对于秦砚电影最经典的评论便是“每一帧都可以截图下来当壁纸”。

让人庆幸的是秦砚在艺术片上的确有着自己独到的天赋,当然这得益于他从小到大成长的环境。

在衣食无忧后,人类才有足够多的精力去观察那些超越物质的命题。

秦砚拍过以“死亡”为主题的《秋杀》;也有从头到尾弥漫着一股悲观宿命论旋律的《从我出生那天开始》;当然也少不了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我的声音》……

秦砚对于画面、音乐的掌控,以及不计成本的投入,让他每一部作品都得到了认可,很快就成为华语影坛文艺片的代表人物。

只不过秦砚总觉得自己的电影差了点什么,始终没有办法达到自己满意的成都。这个问题困扰了秦砚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