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片刻,又突然道:“此事说来,你完全可以假装不知道,然后将罪责都推到宋氏头上。”
“奴婢与宋答应是朋友,岂能因一己之私,陷友于不义?再者,皇上洞察秋毫,智珠在握,奴婢万万不敢在皇上面前说假话。”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魏瑢拿出上辈子恭维客户的劲头儿。
没想到被康熙毫不客气地戳穿了,“什么洞察秋毫,朕看你是个老实的,竟然也拍马屁。”说到后头,他笑出声来。
“皇上……”魏瑢有些窘迫,心下更多的是轻松。康熙会发笑,就说明没有真的动怒,自己的小命至少不必担忧了。
康熙笑了一阵子,才道:“所谓洞察秋毫,不过是因为君王权柄罢了。朕懂得是比旁人多些,手中可用的人也比旁人多些,所以知道的自然也比旁人多些。”
这番话倒让魏瑢刮目相看了,掌权之人,最难的便是在至高无上的权利中保持清醒。
尤其康熙是个从小就登基称帝的人,竟然还能有这份清醒。
康熙顿了顿,竟然会说心里话,他也有些意外。大概是眼前女子那双眼睛实在太清澈,却并非是纯然天真,而是一种洞悉之后的剔透,让人不由想要亲近。
康熙笑了笑,才继续道:“你也算是个聪慧的,那么朕再问你,是从何处知晓朕已经洞悉了此事呢?”
魏瑢低声道:“奴婢原本不明白,但看到皇上桌上的画作,就知道了。”
自己雕塑的风格,五官棱角深刻写实,明显的西洋风,而康熙桌上的正是西洋画。雕塑丹青,都归属美术类,中西方风格差距明显。
康熙虽然早有猜测,还是惊讶,“你果然学过西方的画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