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复了一下心绪,苏采青说:“我们签了商业合作计划,就是你们提供场地,我们卖衣服,然后出了租赁的费用,还有利润和你们分成。但是我们的合约里并没有说,我不能在外面开店啊。”

于志新当然知道,在他从报纸上看到那个消息第一时间,他就去百货大楼的资料库里,把和苏采青签的合约拿了出来,仔仔细细看了三遍,确实没有不许她在外面开店的意思。

“可是……百货大楼的销售额也很不错,你自己开店的话,前期投入不少吧?有那个必要吗?”于志新还是有些不甘心。

苏采青非常干脆地点头:“很有必要,市场的发展变化特别快,于经理。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在这两年,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又有了提升,消费能力也在提升,这说明市场在扩大。我不可能因为背靠着你们百货大楼,就眼睁睁地看着其他人抢占了新的市场份额。”

以前人们还比较迷信百货大楼,觉得里面的东西是最好的,质量是最可靠的。随着个体户的崛起,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人们发现了更多更便宜更有性价比的选择以后,百货大楼逐渐失去人们的青睐,也是很正常的。

百货大楼实质上来说,也是一个国有的企业。

在这个时候,国有的企业,大多数日子都不太好过。

于志新沉默了一会儿,问:“你是不是很不好看百货大楼的未来了?”

这话题变得有些快,苏采青反应了一会儿,才说:“也不能这么说,百货大楼有颓势,你作为一个经理的感受是最明显的。不过呢,它也不会就此倒下去。有一部分人,还是很愿意在百货大楼里购物的。”

百货大楼会变成购物商场,除了硬件会有所改变,服务、商业模式,都会有所改变,但这又涉及到了更大更多的话题,苏采青也懒得多说。

于志新沉思了一会儿,似乎在思索苏采青的话,苏采青也就耐心地等着。